首页 关于我们 法律咨询 律师团队 律师服务项目 遗嘱见证 遗产继承诉讼代理 联系我们

 

房产继承 法定继承 遗嘱继承 转继承 代位继承 遗赠 遗赠扶养协议 债务清偿 遗产继承专业知识

 

继承时效 遗产规划 遗产信托 遗产税 涉外继承 调解 非继承人权益 人身保险 遗产继承典型案例

 

分家析产 遗嘱保管 遗嘱执行 立遗嘱 调查取证 公证 知识产权继承 股权继承 遗产继承法律讲座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中国遗产继承专业律师团队   http://www.linfuming.com/jichengfa

 

【案情简介】

(以下名字均为化名)

原告:吴某宽。
原告:吴某林。
被告:吴某国。
被告:黄某霞。

原告吴某宽、吴某林与被告吴某国、黄某霞确认合同有效纠纷一案,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吴某宽、吴某林及其委托代理人,被告吴某国,被告黄某霞委托诉讼代理人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吴某宽、吴某林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确认二原告与二被告于2017年5月7日订立的《承诺书》合法有效。事实与理由:原告吴某宽、吴某林与被告吴某国,案外人吴国某(已故)、吴素某(女)系兄弟姐妹关系。黄某霞系吴国某配偶。被征收房屋(某某市某城区某外17号平房,以下简称某外17号平房)由原、被告之父吴凤某承租。2016年,吴凤某去世。因吴素某户籍不在被拆迁范围内,故吴某宽、吴某林、吴某国、黄某霞达成口头协议,由吴某国继承吴凤某所有的位于某某市某台区28号楼×层2-302的房屋(以下简称302号楼房),由吴某宽、吴某林取得被拆迁房屋的两套外迁房,由黄某霞取得被拆迁房屋补偿款。因此,二原告与二被告于2017年5月7日订立《承诺书》,载明四方协商同意,本次征收补偿款给予黄某霞。后二被告否认上述合同效力。二原告认为,二被告的行为损害了二原告的利益,故提起本案诉讼,诉如所请。

被告吴某国辩称:认可当事人曾协商分割吴凤某遗产,由吴某国继承吴凤某所有的302号楼房,由吴某宽、吴某林取得被拆迁房屋的两套外迁房,由黄某霞取得被拆迁房屋补偿款。2017年吴某国曾起诉吴某宽、吴某林、黄某霞、吴素某要求继承吴凤某的遗产,该案经审理认为某外17号平房因尚未签署书面拆迁协议,财产范围、类型、数额尚未最终确定,因此未处理拆迁利益继承分割问题。法院判决302号楼房由吴某国继承,由吴某国向吴某宽、吴某林、黄某霞、吴素某支付遗产份额折价款。但吴某宽、黄某霞并未履行曾经的口头约定,申请强制执行要求吴某国支付遗产份额折价款,吴某国已向吴某宽、黄某霞、吴素某履行判决确定的支付义务。因吴某宽不履行在先承诺,吴某国的女儿不同意变更承租人,故某外17号平房拆迁事宜尚未完成。订立《承诺书》时,黄某霞并未被确定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且黄某霞的监护人在场,在街道办事处、拆迁办工作人员见证下协商订立。拆迁办也为黄某霞申请了廉租房,且已经交付黄某霞。吴某国认为《承诺书》合法有效。

被告黄某霞辩称:首先,黄某霞于2018年2月7日被宣告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但相关鉴定发生在2017年,因此黄某霞不具有订立《承诺书》的行为能力,并未得到监护人的追认,因此《承诺书》无效。其次,订立《承诺书》时,二原告与被告吴某国恶意隐瞒某外17号平房拆迁补偿方案中除货币补偿外另有两套外迁安置房屋的信息,损害了黄某霞的利益,因此应属无效。最后,根据相关征收补偿方案,黄某霞是某外17号平房唯一实际居住人,为被征收人。而二原告与吴某国并不在此居住,不属于该房屋被征收人。综上,黄某霞不同意二原告的诉讼请求。

本案当事人围绕诉讼请求依法提交了证据,本院组织当事人进行了证据交换和质证。对当事人无异议的证据,本院予以确认并在卷佐证。

【一审认定与判决】

根据当事人陈述和经审理确认的证据,本院认定事实如下:原告吴某宽、吴某林与被告吴某国,案外人吴国某(已故)、吴素某(女)系兄弟姐妹关系。黄某霞系吴国某配偶。原、被告之父吴凤某生前承租某某市某城区某某某条17号公房1间。2017年上述房屋遇拆迁,2017年5月7日,二原告与二被告订立《承诺书》,内容为:我是某某某条17号的被征收人,因承租人吴凤某已故,现就拆迁款分配问题全家达成以下协议:经吴某国、吴某宽、吴某林与黄某霞协商同意,将本次征收的补偿款柒拾捌万壹仟元给予黄某霞,双方签字为证。以后双方不会因分配问题产生任何争议。2017年5月31日吴某国书写一份《承诺》,内容为:本人吴某国现居住某某某条17号,原承租人是我父亲(已故)吴凤某,因此次拆迁所获得外迁房源和补偿,本人自愿放弃,给予弟弟吴某宽、吴某林。同日吴某宽签订《某坛棚户区改造项目被征收人自愿搬家交房申请表》,承诺将上述正式房1间,相关未登记房屋8处,腾空后完整移交给总指挥部,后上述房屋被拆除。吴某宽拟外迁首创。美某湾三居室一套,吴某林拟外迁某某城建。兴某居三居室一套,但均为待定。

2020年5月11日,吴某宽、吴某林曾起诉吴某国要求确认2017年5月31日吴某国书写一份《承诺》有效。该案审理过程中,本院曾向拆迁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其表示被拆迁房屋原承租人为吴凤某,吴凤某有四子一女,吴某国、吴某宽、吴国某、吴某林、吴素某(女)。吴国某已经去世,黄某霞是他的妻子,二人没有子女,所以黄某霞作为继承人参加拆迁协商。吴素某婆家也在被拆迁范围内,就没参与吴凤某的房子拆迁问题。当时拆迁多次给吴家做工作,如果回迁只能有一套房,他们只能拿到房之后把房卖了分钱。但吴某宽、吴某林都想要房,所以他们想选择外迁,这样可以有两套房。然后把吴凤某某台3**号楼房给吴某国,吴某国放弃拆迁利益。拆迁款平分四分之一以及残疾补助给黄某霞,同时开通廉租房直通车绿色通道,给其廉租房指标,这样解决其将来居住问题。吴某国、黄某霞都是在拆迁办签的字,黄某霞的姐姐也在场参与协商,但没直接签字。目前被拆迁房屋已被拆除,但之所以未给吴某宽、吴某林办理交房手续,是因为被拆迁房屋中还有吴某国家其他人的户口,按规定必须所有在册人口都同意变更吴某宽、吴某林为新的承租人才能给他们办手续,但现在其他在册人口,特别是吴某国大女儿一家在国外,他们内部无法达成一致,所以无法为吴某宽、吴某林办理下一步的手续。该案另查明,吴某国曾向某某市某台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继承吴凤某名下的某某市某台区28号楼×层2-302的房屋,吴素某、吴某宽、吴某林、黄某霞协助其办理过户手续。在该案的审理中,二原告承认吴某宽、吴某林、吴某国有过承诺,在吴某国放弃拆迁获得的房源和补偿的前提下,二原告同意放弃对上述房屋继承份额。2019年10月23日该院判决上述房屋由吴某国继承,其分别给付吴素某、吴某宽、吴某林遗产份额折价款各703125元,给付黄某霞遗产份额折价款187500元。后吴某宽申请执行,吴某国已将上述遗产份额折价款给付吴某宽。吴某宽表示如自己拆迁手续办理完毕,可以将上述款项退还吴某国。后法院经审理判决确认吴某宽、吴某林、吴某国于2017年5月31日达成的合同(即被告吴某国书写的《承诺》)有效。该案已产生法律效力。

诉讼中,黄某霞提交如下证据:1、某某安定医院门诊病案、残疾人证、民事判决书,证明2016年12月16日黄某霞智力等级为中度障碍并存在极重度记忆障碍,2017年2月黄某霞取得残疾人证。2018年2月7日,黄某霞被认定为限制行为能力人,监护人为黄爱某、黄金某。经质证,二原告与吴某国认可上述证据的真实性,但认为不能以此证明黄某霞签订《承诺书》时系限制行为能力人,且即使存在认为其行为能力有缺陷,黄某霞的监护人也在签约现场。民特1072号判决书载明黄某霞针对轻度精神发育迟滞,评定为限制行为能力人。2、黄爱某出具的《声明》,证明黄爱某不认可黄某霞于2017年5月7日订立的《承诺书》。经质证,二原告与吴某国认为该《声明》系事后出具,无法证明订立《承诺书》时黄爱某不认可。3、民初18352号民事判决书及民事起诉状,证明黄某霞于该次诉讼中得知外迁房源情况。经质证,二原告及吴某国认可该证据的真实性,但否认其证明目的,称拆迁人员已经告知外迁房源情况,并为黄爱某申请廉租房,在此情况下订立的《承诺书》。4、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及答复告知书,该答复告知书载明某外17号平房为单位自管公房,原承租人已故。项目征收实施过程中,为最大程度保障本户合法利益,吴某宽、吴某林以出具承诺的方式签约交房,但本户至今仍未补办变更承租人的手续,故吴某宽所签订的征收补偿协议等相关文件,处于效力待定的状态。经质证,二原告与吴某国均认可该证据的真实性。5、煤改电审批表、销售服务合同、收据,证明黄某霞在某外17号平房居住。经质证,二原告及吴某国认可证据真实性,但否认关联性,且吴某国提交收据,证明其交纳某外17号平房房租,证明其亦在某外17号平房居住。经询,当事人对该证据真实性不持异议。6、某某市公共租赁住房租赁合同,证明黄某霞虽取得廉租住房,但租期截至2022年2月4日,黄某霞无稳定居所。经质证,二原告及吴某国认可该证据真实性,但否认关联性。

本院认为: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本案中,二原告与吴某国均认可《承诺书》合法有效,被告黄某霞虽然以其订立《承诺书》时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且未经监护人追认而认为该《承诺书》无效,但根据查明情况,黄某霞于签约时的行为能力虽然存在瑕疵,但系在其监护人在场参与协商的情况下订立。该《承诺书》系各方真实意思表示,未损害任何一方利益,因此黄某霞据此认为《承诺书》无效,缺乏依据。同时,该《承诺书》仅涉及拆迁款分配问题,黄某霞认为二原告与吴某国恶意隐瞒外迁奖励房源而导致《承诺书》无效,缺乏依据,本院不予采信。黄某霞是否系某外17号平房被征收人非本案审理范围。综上,二原告主张《承诺书》合法有效,理由正当,本院予以支持。需指出,现某外17号平房承租人尚未变更,吴某宽所签订的征收补偿协议书等相关文件处于效力待定状态,而《承诺书》系对拆迁款分配方案的约定,因此能否实际履行有待征收补偿协议书效力的确定。综上所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一百四十三条、第一百四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确认原告吴某宽、吴某林与被告吴某国、黄某霞于2017年5月7日订立的《承诺书》合法有效。

案件受理费35元,由被告黄某霞负担(于本判决生效后七日内交纳)。

如不服本判决,可于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交纳上诉案件受理费,上诉于某某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在上诉期满后七日内未交纳上诉案件受理费的,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

■ 温馨提示

如果您需要更多帮助或遇到任何法律问题,比如房屋遗产继承过户问题,欢迎向我们的北京遗产继承律师团队进行咨询,我们很乐意为您解答。免费咨询热线:139-1063-8187(0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