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法律咨询 律师团队 律师服务项目 遗嘱见证 遗产继承诉讼代理 联系我们

 

房产继承 法定继承 遗嘱继承 转继承 代位继承 遗赠 遗赠扶养协议 债务清偿 遗产继承专业知识

 

继承时效 遗产规划 遗产信托 遗产税 涉外继承 调解 非继承人权益 人身保险 遗产继承典型案例

 

分家析产 遗嘱保管 遗嘱执行 立遗嘱 调查取证 公证 知识产权继承 股权继承 遗产继承法律讲座

 

机动车、航空器、船舶等特殊动产物权变动规定

 

中国遗产继承专业律师团队   http://www.linfuming.com/jichengfa

 

机动车、航空器、船舶等特殊动产物权的变动,根据《民法典》第225条的规定,采取的是登记对抗主义,即机动车、航空器、船舶等的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首先,机动车、航空器、船舶等特殊动产,也叫作准不动产。关于特殊动产的物权变动规则散见于《海商法》《民用航空法》《船舶登记条例》等专门性法律法规,《担保法》一体规定了特殊动产抵押权设立规则,原《物权法》和现在的《民法典》统一规定了特殊动产的物权变动规则,即采取登记对抗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

其次,关于军用船舶、体育运动船艇、军用航空器,尽管其他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了限制性规定,但《民法典》对机动车、航空器、船舶等特殊动产的范围未作任何限制。一般来说,军用船舶、体育运动船艇、军用航空器等并不能完全避免可能处于民事法律关系中,《民法典》物权编作为调整民事物权关系的基本法律,对其仍有适用余地,因此,《民法典》第225条的规定不应排除军用船舶、体育运动船艇、军用航空器等的适用。

第三,登记对抗主义,是指未经登记,虽然物权变动可以有效成立,但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即登记的效力优先于交付的效力。善意第三人是指对机动车、航空器、船舶等物的交付不知情、支付了合理对价并办理了登记的第三人,但是转让人的债权人除外。也就是说,无论登记的法律事实出现在交付之前,还是交付之后,交付都不能产生对抗善意第三人登记的效力。登记而未交付的,可以对抗交付行为。登记无需以交付为前提条件,是登记对抗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否则便是单纯的交付生效主义,而不是登记对抗主义。

第四,因为登记的效力高于交付的效力,所以在特殊动产一物数卖的情形下,尽管第一买受人已经取得了特殊动产的占有,但是此后善意第三人就该特殊动产进行了登记,则第一买受人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第一买受人不能取得该物权,尽管该善意第三人没有实际占有该特殊动产。但经修正并于2021年1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7条第4款规定,出卖人就同一船舶、航空器、机动车等特殊动产订立多重买卖合同,在买卖合同均有效的情况下,买受人均要求实际履行合同的,如果出卖人将标的物交付给买受人之一,又为其他买受人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已受领交付的买受人请求将标的物所有权登记在自己名下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可以说,该司法解释混淆了登记对抗主义的基本原理,随意降低了船舶、航空器、机动车的登记效力,使登记的效力低于交付的效力,这种做法明显违背了立法本意,不利于我国动产登记制度的完善,无法有效地维护交易安全。

作者:林福明律师 京师律师事务所遗产继承法律事务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