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法律咨询 律师团队 律师服务项目 遗嘱见证 遗产继承诉讼代理 联系我们

 

房产继承 法定继承 遗嘱继承 转继承 代位继承 遗赠 遗赠扶养协议 债务清偿 遗产继承专业知识

 

继承时效 遗产规划 遗产信托 遗产税 涉外继承 调解 非继承人权益 人身保险 遗产继承典型案例

 

分家析产 遗嘱保管 遗嘱执行 立遗嘱 调查取证 公证 知识产权继承 股权继承 遗产继承法律讲座

 

动产物权的占有改定规定

 

中国遗产继承专业律师团队   http://www.linfuming.com/jichengfa

 

动产物权的占有改定规定。占有改定属于观念交付的类型,是动产物权的交付方式之一,是指出让人与受让人约定仍然由出让人继续占有该动产,使受让人因此取得间接占有,以代替现实交付。根据《民法典》第228条的规定,动产物权转让时,当事人又约定由出让人继续占有该动产的,物权自该约定生效时发生效力。

首先,占有改定需要当事人达成两个合意:一是当事人达成动产物权变动的合意;二是当事人就出让人继续占有动产达成另一个合意。出让人继续占有该动产的“约定”,是关于受让人取得间接占有的约定,该约定生效时,视为交付,因此发生物权变动的效果,自主占有改为他主占有。这种由出让人继续占有动产的约定,一般体现为某种具体的法律关系,比如租赁关系、借用关系、保管关系等。这种具体的法律关系也称为占有媒介关系,据此实现受让人对该动产的间接占有。占有媒介关系作为交付替代只代替交付,而不代替物权合意。每一种让受让人获得间接占有的关系都可以是占有媒介关系。

其次,占有改定制度还适用于将来可取得的动产,比如甲向乙购买一台尚未生产出来的机器,同时双方约定该机器生产出来后由乙暂时保管,一旦该机器生产完成,则受让人甲取得间接占有以代替交付。

第三,占有改定系动产交付方式之一,产生与现实交付相同的效果,发生物权变动,由此产生物权保护和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转移的效果。就物权保护而言,当出让人的债权人将该动产扣押或者出让人破产时,受让人的物权应得到保护。就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负担而言,根据《民法典》第604条的规定,标的物交付以后的风险应当由买受人负担,因为占有改定视为现实交付,即应当由物权人负担。

第四,动产质权的设立不适用占有改定,这从《民法典》第224条、第226条和第227条的条文规定即可得出,这三个条款所规范的动产物权变动均包括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而《民法典》第228条关于占有改定的规定只包括动产物权的“转让”,不包括“设立”。一般认为,之所以限制占有改定对动产质权设立的适用,主要是因为占有改定的公示性最弱。为了确保质权的留置效力,质权人不得使出质人代替自己占有质物,如果以占有改定方式设立质权,应认定无效。这也是为了保护质权人与第三人的利益,维护交易秩序与安全,防止一物二质。

第五,货币和有价证券一般不适用占有改定,指示交付也不适用,只适用现实交付和简易交付,因为货币和有价证券具有高度的流通性,货币的占有与所有是一致的,称为货币的“占有即所有规则”;有价证券是设定并证明持券人有权取得一定财产权利的书面凭证,有价证券与证券记载的权利不可分离,谁持有证券,谁就享有证券所代表的权利,不记名有价证券与货币性质相同,遵循“占有即所有规则”。

第六,占有改定不适用善意取得。动产善意取得的成立要件之一,是标的物已经由出让人(无处分权人)交付于受让人(善意第三人),而这里的“交付”应当不包括占有改定方式的交付。因为在占有改定下动产所有权变动没有任何对外公示性,仅凭当事人之间的合意就发生所有权变动的效果,不具有可被人们查知的外观,容易给无处分权人和受让人留下恶意串通的机会,损害其他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而且,如果无处分权人以占有改定方式出让动产后,在现实交付前,又以同样方式再次出让,所有权人和若干受让人彼此之间的利益如何保护,就会出现冲突。

作者:林福明律师 京师律师事务所遗产继承法律事务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