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法律咨询 律师团队 律师服务项目 遗嘱见证 遗产继承诉讼代理 联系我们

 

房产继承 法定继承 遗嘱继承 转继承 代位继承 遗赠 遗赠扶养协议 债务清偿 遗产继承专业知识

 

继承时效 遗产规划 遗产信托 遗产税 涉外继承 调解 非继承人权益 人身保险 遗产继承典型案例

 

分家析产 遗嘱保管 遗嘱执行 立遗嘱 调查取证 公证 知识产权继承 股权继承 遗产继承法律讲座

 

接受遗赠的表示可以是事实行为吗?

 

中国遗产继承专业律师团队   http://www.linfuming.com/jichengfa

 

接受遗赠的表示可以是事实行为吗?为什么要跟大家讲这个问题,这是因为在我们这么多年的遗产继承诉讼办案中,经常遇到关于以事实行为接受遗赠的各种不同做法,司法判例也存在不同的判决,比如受遗赠人持有遗嘱的行为、占有受遗赠财产的行为、为受遗赠财产缴纳管理费的行为、对受遗赠房产进行装修的行为等等,这些行为在法律上,到底算不算已经表示了接受遗赠?

事实行为和法律行为不同,根据法律规定,法律行为是指能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人的活动,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的规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也就是说,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发生效力,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事实行为想要产生法律效果,必须是基于法律的规定,如果法律没有规定的该事实行为可以产生法律效果的,则该事实行为便不可能产生法律效果。《民法典》规定的事实行为主要包括无因管理行为、正当防卫行为、紧急避险行为以及侵权行为、违约行为、遗失物的拾得行为、埋藏物的发现行为等。

根据上面关于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简要介绍,咱们看一下《民法典》第1124条中关于接受遗赠的规定,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内,作出接受或放弃的意思表示。这个法律条文已经清楚表述,接受遗赠必须“作出……意思表示”,我们认为,这属于典型的法律行为,而不是事实行为,也就是说,受遗赠人必须以明示的方式进行表示,必须有所作为,必须主动作为,另外,接受遗赠的意思表示应当向遗产管理人或者全体继承人作出,当然也可以直接通过起诉的方式向法院作出接受遗赠的表示。法律对于接受遗赠的上述要求,事实行为是无法达到的。比如,受遗赠人持有遗嘱的行为,可能在被继承人去世之前就已经持有,如果其不告知遗产管理人或继承人,或者只是告知有遗嘱但没有作出接受遗赠意思表示的,不能视为已经表示接受遗赠;对于占有、使用受遗赠财产的行为,有可能是在被继承人生前就已经占有和使用,被继承人去世后只是保持或延续原有的占有和使用状态而已,不能等同于已经表示接受遗赠;对于为受遗赠财产缴纳管理费和装修等行为,大部分都是为了自己能够居住和使用受遗赠财产而不得不这么做,这与法律要求的接受遗赠的表示更无关联,也不应视为已经表示接受遗赠。

作者:林福明律师 京师律师事务所遗产继承法律事务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