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法律咨询 律师团队 律师服务项目 遗嘱见证 遗产继承诉讼代理 联系我们

 

房产继承 法定继承 遗嘱继承 转继承 代位继承 遗赠 遗赠扶养协议 债务清偿 遗产继承专业知识

 

继承时效 遗产规划 遗产信托 遗产税 涉外继承 调解 非继承人权益 人身保险 遗产继承典型案例

 

分家析产 遗嘱保管 遗嘱执行 立遗嘱 调查取证 公证 知识产权继承 股权继承 遗产继承法律讲座

 

夫妻双方都有各自使用自己姓名的权利

 

中国遗产继承专业律师团队   http://www.linfuming.com/jichengfa

 

夫妻双方都有各自使用自己姓名的权利,这是《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第1056条的规定,该规定进一步维护了夫妻在家庭关系中的平等地位。姓名权属于人格权的范围,姓名权是人格权的一种,也是重要的身份权。姓名就是指姓与名的结合,是每个公民的特定化的标志。姓是代表家族的标志,名是代表个人的标志,姓和名的组合是用来代表个人的特定符号。我国的传统是将姓置于名之前,体现了对祖先的尊重。西方人将名置于姓之前,更加突出了个人本位的思想。

首先,根据《民法典》人格权编第1012条的规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因此,自然人依法可以享有姓名的决定权。根据《民法典》人格权编第1015条的规定,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是考虑到社会的实际情况,公民有正当理由的也可以选取其他姓氏,包括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的姓氏,有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等三种情形。少数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其次,为了保护自然人的姓名权,《民法典》第1014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但要注意的是,自然人为自己取姓名应当严格依法进行,且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生活中,为了避免重名的情况出现,有些居民在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些标新立异的做法,例如,整个姓名就叫一个字“张”,或者在姓名中加入英文字母或者符号,这些都不符合法定要求。

第三,有关姓名权利的规定,在各国以及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其不同表现特征。封建时期,东西方国家一般均要求妻从夫姓。也就是说,女子嫁人之后便会在自己的姓氏前冠以夫姓,这是父权社会下女子对男子的人身依附关系的体现。现代社会,男女平等的基本原则成为民主和法治的基础,我国法律有关姓名权的规定也遵循了男女平等的基本原则,夫妻双方都有权使用自己的姓名。国外的姓名权的发展同样经历了类似的过程,从古代到中世纪以及资本主义初期,有关已婚妇女的姓名权的规定都是歧视性的。到现在,国外立法多数规定妻可从夫姓或者夫从妻姓,或者自由选择其他的姓氏。从国外的立法来看,夫妻婚后的姓氏如何选择,大多遵从约定,自由选择,但必须选择一方的姓氏作为共同的姓氏。这一点与我国有区别,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夫妻婚后保留各自的姓氏,并不需要选择一个共同的姓氏作为婚后的家庭姓氏。

作者:林福明律师 京师律师事务所遗产继承法律事务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