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法律咨询 律师团队 律师服务项目 遗嘱见证 遗产继承诉讼代理 联系我们

 

房产继承 法定继承 遗嘱继承 转继承 代位继承 遗赠 遗赠扶养协议 债务清偿 遗产继承专业知识

 

继承时效 遗产规划 遗产信托 遗产税 涉外继承 调解 非继承人权益 人身保险 遗产继承典型案例

 

分家析产 遗嘱保管 遗嘱执行 立遗嘱 调查取证 公证 知识产权继承 股权继承 遗产继承法律讲座

 

夫妻双方都有参加各类活动的人身自由

 

中国遗产继承专业律师团队   http://www.linfuming.com/jichengfa

 

夫妻双方都有参加各类活动的人身自由,这是我们国家《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第1057条的规定,是关于夫妻人身自由权的规定。也就是,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一方不得对另一方加以限制或者干涉。尽管这里法律规定享有人身自由权的适用对象是夫妻双方,但主要是对妻子人身自由权的保护。

首先,在我们国家封建社会时期,“男尊女卑”的体制以及“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使得广大女子深受荼毒。女子在父权社会的压制下,根本没有独立的人格权和财产权,女子在结婚之后更加是没有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利。基于古代曾有的这种社会体制,在我们现在的思想文化中难免会有此类糟粕文化的残余,所以保障妻子在结婚之后能与丈夫享有平等的自由和地位,是《民法典》第1057条设立的根本目的。

其次,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和学习的自由。生产、工作是指所有的社会工作。学习的范围也很广泛,主要是为了提升夫妻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对于妻子而言,通过学习提高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可以在生育结束之后,能够有自信重返职场,从而摆脱传统家庭妇女固有的依附性特征。在生产、工作和学习上,妻子与丈夫享有同等的权利,是保障妻子在婚姻关系中与丈夫同等地位的前提和基础。妻子社会地位的提高,使其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同样能得到提高,从而更好地实现我国法律所追求的男女平等原则。

第三,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社会活动的自由,但立法主要侧重于保护妻子的权利。社会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参政、议政活动,事实上也包括科技、文学、艺术等活动。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这从根本法层面明确了,妇女同男子一样享有参加各类活动的人身自由。这是从男女平等原则的角度保障妇女的权益,夫妻在家庭地位中享有人身自由权利的宗旨是与《宪法》的该规定相一致的。

第四,在封建社会,女子是没有参加社会活动的自由的,自由男子才能享有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利,导致女性在社会活动中基本没有话语权。法律规定夫妻双方都享有参加社会活动的自由,是保证女性与男性一样,都享有同等的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利,保证了女性在社会中的话语权,也是法律推进男女平等的表现。

第五,关于夫妻人身自由权利的立法,也是近现代民主自由的产物。夫妻人身自由权利的规定更多的是对妻子自由权利的保护。“男尊女卑”的思想,不仅只是出现在我们国家的封建社会,在国外的不少国家的早期,比如古印度,也就是将女子视为男子的附属品。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早期也没有放开对已婚妇女自由的限制,不少国家规定了妻子不享有独立选择工作和职业的自由权利。近现代,女权意识的觉醒以及社会结构的更替,妇女逐渐取得了话语权,赢得了社会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女性的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社会需要以及女权运动,使得法律开始规定妻子享有人身自由的权利。现代社会各国都基本实现了男女平等,在社会和家庭的各个方面都对妇女的权利进行了着重保护,我们国家专门出台了《妇女权益保障法》,从法律上充分保障了妇女的人身自由权。

第六,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夫妻在享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照顾家庭的义务,必须履行其对子女、老人和家庭的责任。夫妻双方在行使这些人身自由权的同时,必须做到合理安排家庭活动,尽到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的义务。只有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合理安排并完美结合起来,才是我们国家法律所倡导的现代健康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作者:林福明律师 京师律师事务所遗产继承法律事务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