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法律咨询 律师团队 律师服务项目 遗嘱见证 遗产继承诉讼代理 联系我们

 

房产继承 法定继承 遗嘱继承 转继承 代位继承 遗赠 遗赠扶养协议 债务清偿 遗产继承专业知识

 

继承时效 遗产规划 遗产信托 遗产税 涉外继承 调解 非继承人权益 人身保险 遗产继承典型案例

 

分家析产 遗嘱保管 遗嘱执行 立遗嘱 调查取证 公证 知识产权继承 股权继承 遗产继承法律讲座

 

子女不得干涉父母离婚、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

 

中国遗产继承专业律师团队   http://www.linfuming.com/jichengfa

 

子女不得干涉父母离婚、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子女应当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这是我们国家《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第1069条的规定,是关于保障老年人婚姻权利的法律规定。婚姻自由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老年人同样享有婚姻自由的权利,包括结婚自由的权利和离婚自由的权利。

首先,婚姻自由是《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基本原则之一,其基本内涵就是,婚姻当事人按照法律的规定,在婚姻问题上享有充分自主的权利,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两个部分。无论是再婚或者是再婚后又离婚,仍然属于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的范畴。结婚自由是指当事人有依法缔结婚姻关系的自由,包括结不结婚、和谁结婚、何时结婚、是否复婚、是否再婚,都是当事人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干涉。离婚自由是指夫妻双方有依法解除婚姻关系的自由,任何人不得干涉。

其次,子女不得干涉父母离婚、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父母是否离婚、是否复婚、是否再婚、和谁再婚,与子女无关,子女不得干涉与反对。父母再婚后的生活也不受子女干涉,子女不得干涉父母处分财产,不得干涉父母选择居所等。《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第1069条规定子女应当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是在婚姻自由原则基础上对父母婚姻自由的重申。

第三,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到社会观念的影响、自身固有观念的束缚以及子女的反对和阻拦等各方面的阻碍,中老年人再婚往往难以实现。这些问题仅仅依靠舆论宣传、加强沟通来化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立法作为保障。在旧社会观念中,老年人再婚被认为是“有伤风化”,受这种世俗观念的禁锢,有些老年人想再婚但却不敢再婚。另外,有些老年人自身受封建残余思想的束缚,认为再婚是一种“不忠不贞”的行为,不得不放弃再婚的想法。而子女反对和阻拦父母再婚的情形,现实生活中不在少数,子女无论是出于面子观念而认为父母再婚“有辱家风”,还是出于担心父母再婚后把财产留给别人而影响自己将来继承财产,也无论其是直接还是变相反对和阻拦父母再婚,都属于干涉和侵犯父母婚姻自由的行为。为了保障老年人再婚的自由,使老年人之间能够相互关怀、共享晚年,《民法典》再次对老年人的婚姻自由予以重申,具有积极和现实的意义。

第四,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与父母的婚姻状况无关,该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成年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是《宪法》第49条和《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第1067条明确规定的法定义务,这种赡养义务是没有期限的,只要父母需要赡养,成年子女就应当履行该义务。赡养的内容主要包括在经济上供养父母、在生活上照料父母和在精神上慰藉父母三个部分。有赡养能力的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没有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父母可以直接向成年子女要求支付赡养费,也可以向有关组织请求调解,比如请求成年子女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进行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支付赡养费。

第五,《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第1067条只是规定了,子女不得干涉父母的婚姻自由和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但并没有规定子女违反该规定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该相关法律责任,可以依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76条和《刑法》第257条、第261条的规定执行。该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三大责任体系,从而在立法上为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和婚后生活提供坚实法律基础。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子女违反规定,干涉老年人婚姻自由或者拒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由有关部门给予批评教育;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犯罪或者遗弃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作者:林福明律师 京师律师事务所遗产继承法律事务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