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整体营运绩效,固然与公司、公司规划、目标密不可分,但更具体的表现却是与员工个人的工作绩效息息相关。因此,通过对员工工作绩效良莠的评价,并保持对员工的有效回馈,企业就能激发起每位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推动员工的能力发展与潜能开发,形成一支高效率的工作团队。绩效考核理应成为现代企业的一种高效管理工
随着我国加入WTO,中资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的人才争夺战将日趋白热化。怎样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我国的薪酬制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入WTO后,我国的薪酬管理与员工福利都要进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只有这样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中取得优势。笔者认为,未来几年内我国薪酬管理的发展趋势主要如下。
一、岗位评价越来越成为企业制定工资制度、衡量劳动报酬的重要依据
。
岗位评价是根据工作分析获得的工作资料来确定每个工作对于组织的相对价值,并对不同工作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每个工作的货币价值。岗位评价“对岗不对人”,是制定工资结构的重要科学参考依据。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德国在职工工资制度的制定和推行过程中,就广泛采用了劳动岗位评分的办法,并且不断在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实施的程序和方法以及评价内容上逐步加以完善,使岗位评价在缓和劳资双方矛盾,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企业生产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人世后,我国企业也要大力推广岗位评价制度,使员工薪酬体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二、集体谈判越来越将在员工薪酬福利的决议中扮演关键角色
集体谈判决定工资,是指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的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集体谈判增强了员工民主参与管理的意识;有助于企业劳动关系的稳定。我国已经在非国有企业和部分改制的企业中试行多种形式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2000年11月公布了《工资集体协商实行办法》。但是,在我国集体谈判制度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障碍。就国有企业来说,代表职工利益的工会组织虽然很完备,但基本上仍是政府的一个分支机构,在企业则是隶属于企业党政组织,主体利益不明确,不能以职工利益的真正代表与企业进行对等平等的谈判,从而使目前实行的集体谈判大多都流于形式;就非国有企业来说,主要的问题是工会组织不健全,大多数私营、三资企业没有建立工会,有些即使建立了工会,但由于没有政府强有力的干预,大多处于雇主的完全控制之下,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就非国有部门讲,行业、地区一级的工会组织更没有建立,也没有同级的雇主组织,致使劳动关系双方主体无法在行业和地区范围内形成对等的谈判和协商机制。集体谈判是国外薪酬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西方有百年的历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因此,我国会进一步扩大集体谈判决定工资的范围,不断完善集体谈判的程序,进一步加快集体谈判的进程。
三、我国职业经理人的收入将越来越规范化
职业经理人“年薪制”,是企业以“年度”为周期单位,来确定经营者的基本收人,并视其经营成果浮动发放风险收人的经营者工资制度。这一制度是从国外引进的,我国国有企业在90年代初就开始实行。经过十年的实践,这种分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把经营者的收人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挂钩、与企业的规模和经营责任及风险相联系、与企业职工的收入分配相分离的作用,突出了经营者的地位,充分肯定了经营者特殊和复杂的劳动。但年薪制试行多年来,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经营者的业绩考核办法不完善,年薪的计算复杂,考核指标烦琐,考核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欠缺,年薪制以货币形式为主但同时职位消费十分混乱,容易激化企业内部的矛盾,传统的干部人事制度没有与经营者劳动力市场相配套等等。人世以后,外国在华企业增多,将有利于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形成和职业经理人收入的规范化。
四、企业的核心员工持有股票期权和期股越来越为人关注
股票期权和期股制度始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常常采用这种长期激励机制使职工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股票期权是指购买股票的约定权利,具体来说,是指按事先约定的日期、约定的价格、约定的条件完成股票购买行为的权利。股票期权适用于上市公司。期股是指按既定价格购买一定量的股份,先行取得所购买股份的分红权等部分权益,然后再分期支付购股款项。购股款项一般以分红所得分期支付,在既定时间内支付完购股款项后,取得完全所有权。期股主要适用于效益较好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企业中高层核心员工持有期权和期股,是一种把经营者个人利益与投资者利益相捆绑的形式,极大地促进了经营者提高资产经营利润。《财富》杂志评出的500强中已经有89%的企业对经理等核心员工实行了股票期权的报酬制度。我国企业在改制中,不少试行过期权和期股制,但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还不完善,因此股票期权和期股的兑现也存在一些法律障碍。人世后,期权期股的设计将更加科学,证券市场法律制度的完善也将有利于期权期股计划的规范化实施。
五、多元化、符合中国特点的福利项目将不断推出。
企业要留住人才,不仅要提供给员工有市场竞争力的薪资,优厚的福利也是必不可少的。上海贝尔公司就是赁借着其优厚的福利,吸引了大批人才,培养了大批人才,留住了大批人才,建立了一支一流的员工队伍,造就了一个内部富有良性竞争的上海贝尔大家庭。据上海贝尔有限公司总裁谢贝尔(CuntherStrobel)先生介绍,上海贝尔在经营初期为外部环境所限,公司福利更多地承袭了计划经济体系下的大锅饭形式。随着公司的发展和中国市场体系的日益和国际接轨,上海贝尔在企业福利管理方面日趋成熟。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真正作到了福利跟随战略,使上海贝尔的福利管理摆脱了原先企业不得已而为之的被动窘境,公司主动设计·出别具特色的福利政策,来营建自身的竞争优势。上海贝尔众多的福利项目就包括优厚的奖金、法定福利、衣食住行补贴、完备的员工培训、购房购车无息贷款、补充性养老保险、有薪假期、特殊福利、员工俱乐部活动等等。可见公司福利政策应该是公司整体竞争优势战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世后,为加强与国际企业的竞争,我国企业也必将不断推出多元化的符合中国特点的福利项目,为员工提供一个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优良环境。 |